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建成“美丽中国”画卷目标的突出地位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要立足“三农”工作全局,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,进行系统科学设计,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。笔者从目标、本质、任务、抓手、关键、主体和保障等7个方面,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思考。

    目标:实现人与自然和谐

    生态文明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更高层次的文明,其目标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,在“资源约束、环境污染严重、生态系统退化”的趋势下,“树立尊重自然、注重自然、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”。无论是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,还是党和国家提出生态文明的旨意,都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,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也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。

    本质:转变农业发展方式

    在生产方式上,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,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利用效率,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、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;在发展途径上,秉承按照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,选择适合资源环境特点的绿色发展、循环发展、低碳发展途径;在生活方式上,推行绿色消费模式,建立一种既满足于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。

    任务:保护农业生态环境

    抓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。做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,抓好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,研究实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治理技术,建立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。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控。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监测,摸清农业面源污染入库负荷;抓好重点领域面源污染减排,实施测土配方施肥、病虫害统防统治、农田生态拦截等项目,降低化肥农药用量,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,抓好畜禽污染防治。推进秸秆综合利用。加大作物机械收割、秸秆机械还田力度,推进农作物联合收获、捡拾打捆、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,建立和完善秸秆田间处理体系;推进秸秆循环利用,推广秸秆堆沤还田和过腹还田,建立新型种养一体化模式,提升秸秆循环利用水平。加强农田残膜污染治理。推进地膜标准修订,严格规定地膜厚度和抗拉伸强度,加强市场监管,将地膜质量列入全国农资打假重点范围,启动可降解地膜的示范推广。

    抓手:发展生态循环农业

    一要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区域协调发展。做好农业产业间资源要素的综合利用,协调区域内综合发展与生态保护,在点线面不同层次实现生态连接。二要实施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工程。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实施秸秆综合利用、畜禽粪便高效处置、产地污染修复、退化耕地保育等重点工程建设,实现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持续协调发展。三要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标准化建设。构建产地环境、生产过程、产品质量等全过程的生态循环农业标准体系,鼓励开展统一服务,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。四要强化生态循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。强化社会化服务工作,构建以政府为导向、企业为主体、市场起决定作用的现代生态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模式。